13641824105
科創板的張江力量:千億產業集聚 展現硬核實力
时间:2020-10-26    点击:140

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,是黨中央、國務院交給上海的重要任務,張江科學城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,正在全力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。科技創新如何在資本助力下實現大發展?如何在新時代實現新擔當,展現新作為?這些都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熱點議題。

2019年6月設立以來,科創板已經走過一周年。過去一年,科創板在創新中前行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。張江,作為中國硬科技產業集聚地,已經有超過15家企業成功上市,近30家企業正在沖刺中。科技要素、金融資本正在加速流動。

明星雲集,展現硬核力量

聚辰股份、芯原股份、安集科技、晶晨股份、心脈科技……這些科創板公司已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。這些熟悉的“面孔”背后,是浦東兩個龐大的產業集聚——“中國芯”和“創新藥”。

科創板定位“硬科技”,從誕生以來,吸引了很多集成電路板塊的企業的加入,可謂“明星雲集”。打開科創板張江“芯”版圖,我們看到了張江的硬核力量。

聚辰股份於2009年成立於上海張江,是一家全球化的芯片設計高新技術企業,專門從事高性能、高品質集成電路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,並提供應用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服務。2019年12月23日登陸上海証券交易所科創板。

聚辰股份副總經理、董事會秘書袁崇偉向記者介紹,聚辰股份最大的產品線是EEPROM,根據第三方統計數據,公司現為全球排名第三的EEPROM產品供應商,市場份額在國內EEPROM企業中排名第一﹔公司智能手機攝像頭EEPROM產品佔有全球約43%的市場份額,在該細分領域奠定了全球第一的領先地位。

8月18日,芯原股份在上交所鳴鑼上市,正式登陸科創板,至此,張江科創板“芯”版圖再添一員悍將。“芯原股份在傳統CMOS、先進FinFET和FD-SOI等全球主流半導體工藝節點上都具有優秀的設計能力。”芯原股份創始人,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博士告訴記者。

在張江,“中國芯”的崛起已勢不可擋。戴偉民表示,未來3~5年,芯原股份將持續加大半導體IP研發投入,不斷豐富半導體IP儲備﹔以半導體IP為核心打造系統級芯片定制平台﹔建立軟件開發平台,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﹔基於自身IP儲備和芯片設計能力與資源,推出芯粒(chiplet)方案來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等。

據統計,已有28家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科創板上市交易,作為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六大行業之一,生物醫藥企業佔科創板目前上市公司總數的近五分之一,數量排名第二。

心脈醫療便是首批嘗鮮科創板的創業企業。這是微創醫療分拆至科創板上市的子公司,主要從事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、制造和銷售等。作為首批挂牌企業中僅有的兩家生物醫藥行業公司之一,心脈醫療在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領域可謂含金量十足。相關資料顯示,按照產品應用的手術量排名,2018年心脈醫療在我國主動脈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市場份額排名第二,國產品牌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。

2020年7月15日,有中國“創新藥小巨人”之稱的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。據公開資料顯示,在此之前,君實生物還登陸了港股和新三板。

除了這些公司,安集科技、美迪西、晶豐明源、樂鑫科技都是熟悉的浦東“面孔”,佔了上海地區科創板企業的半壁江山。

打造全價值鏈服務生態 創新資源、要素集聚

他們為什麼選擇浦東?離不開浦東新區政府提供的科技創新土壤。離不開這片土壤上服務於創新創業企業的“店小二”。培育了超過1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張江科投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,圍繞“新興產業推動者、科創生態營造者”的戰略定位,堅持開放、合作、分享、共贏的理念,努力構建陪伴創業者成長的全價值鏈創業服務生態。

張江科投是上海張江(集團)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。2014年底,張江集團通過整合資源,形成投貸孵學功能復合的科創服務平台,亦稱張江集團投貸孵學平台(平台),成員單位包括張江科貸,張江孵化器,張江藥谷平台,張江創新學院等。

據了解,截止目前,平台以投資驅動的理念運營9個專注於數字信息產業和3個聚焦於生命健康領域的創業空間,空間面積約12萬平米,在孵企業超過420家﹔累計直投69個項目,投資額達20.8億元,帶動超過55億社會資本投資浦東﹔累計投資基金34支,合同出資17.1億元,帶動社會資本342億元﹔累計為超過1200家企業,提供超過100億元貸款服務。截至目前,張江科投生態中超過50家企業登陸海內外資本市場(含被上市公司並購),其中7家A股主板上市,13家科創板上市。

目前張江在地經營的企業85%是小企業,10%左右是中等以上規模的企業,創新活力四射。圍繞張江培育多年的數字信息、生命健康和AI+領域,產業布局合理,橫向交叉又迸發出新的活力。張江科學城創新資源、創新要素的集聚和由此產生的集聚效應是張江科投投資的重要優勢。

張江擁有人才、產品、資本的國際化基因,通過與跨國企業的聯合孵化合作,開展外部創新,無疑又是新的機遇。張江科學城的建設除了硬件設施,更是包括政策先行先試、投資機構活躍等科創生態的營造。“這些軟實力的打造,凸顯張江在主導產業領域的領先地位,成為吸引優質人才、企業落戶張江的重要因素,投資團隊也就自然而然地能更好的了解產業發展方向,接觸到更多有發展潛力的投資標的,這些都是形成優勢的因素。”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企業最有感觸,正所謂,心有所信,方能行遠。心脈醫療選擇張江,扎根浦東,自設立之時,就是屬於上海的企業。“從出生到慢慢長大,逐漸成長到今天的規模和體量,在這個過程中,浦東區府以及浦東的各個政府部門,還有張江,都給予了心脈各種各樣的培育和幫助,非常感謝浦東及整個上海給企業創造了優質的營商環境。”心脈醫療告訴記者。

科技創業是艱難的,從技術到產品、從產品到商品的轉化周期非常長,需要科技人員的孜孜付出,企業家的運籌帷幄,投資人的信任托付。如何營造與企業共同成長的生態?

相關負責人表示,從磨合到融合,圍繞創新企業需求,張江科投始終致力於營造兩大生態。一是以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孵化器建設為抓手、鏈接跨國公司研發資源和海內外科技創新成果的創新生態﹔另一是直投與基金並舉,投資和貸款聯動的投資生態。將中小企業所需求的投資、貸款、空間、培訓、政策解讀等產品有機結合,就像五個指頭攥成一個拳頭。所提供的這些服務產品最終都會轉化為企業的效率。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,這是企業和資本最為看重的兩大目標,也正是張江科投所營造的科創生態的價值所在。

13641824105
李经理
 发送短信